【高翔夜话】人多的地方不要去
更新时间:2025-03-06 09:01:03点击次数:807次字号:T|T
相关介绍
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育我:“人多的地方不要去。”
他说:“那里容易迷失自我,也容易陷入危险。”
这不仅是父辈的经验之谈,更是一种生活哲学。
“人多的地方”不安全因素也多。
火灾、车祸、踩踏事件、传染病传播等,都是潜在危险。尤其是在节假日的大型活动中,因人群拥挤引发的安全事故也屡见不鲜。因而,在公共场合要保持警惕,确保自身安全。
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,既是对家庭,也是对团队,更是对自己。所以,为了承担这份责任,人多的地方不要去!
避免盲目从众,保持独立思考。
人群中的喧嚣会掩盖内心的声音,让人随波逐流。只有静下心来,才能听见自己真正的需求,找准自己的方向。
这也契合了《孙子兵法》中“不争之争”的东方智慧。
静水流深,方能见底。
保持内心平静,方能明辨是非。
在纷扰的世界里,独立思考是立足之本,也是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和保护。
边缘处的孤独探索,往往孕育着颠覆性的变革。
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·克里斯坦森的“颠覆式创新”理论揭示:真正改变行业格局的力量,往往诞生于主流视野之外的边缘地带。
当任正非在深圳破旧厂房里研发交换机时,通信巨头们正沉醉于程控电话的红利盛宴;马云在杭州的民居中构思阿里巴巴时,电商巨头们还未察觉到网购的潜力;张一鸣创立字节跳动时,门户网站仍在争抢传统资讯市场的残羹。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角落,隐藏着改变世界的种子。
“避开人群”,需要更高维度的战略清醒。
彼得·蒂尔在《从0到1》中强调:“成功企业必须找到别人忽视的秘密。”这个秘密往往藏在人群之外,需要管理者像禅师般,时时保持心智的澄明。
企业经营的本质,终归是对“人”的理解与尊重。当我们不再迷信“热闹赛道”“万能模型”,而是像经营家庭一样经营企业——关注需求、尊重个性、守护文化,自会找到穿越周期的力量。
谷歌X实验室采用“小团队突破”模式,用刻意制造的“战略孤独”,催生了Waymo自动驾驶等颠覆性创新;优衣库避开快时尚的速朽赛道,用基础款构建服装界的“基础设施”;宁德时代在补贴退坡的寒冬里坚守动力电池研发,终成新能源时代的“隐形冠军”……都是将喧嚣隔绝在决策系统之外,在静默中积蓄创新的力量。
这些案例都在诉说同一个真理:伟大企业的成长轨迹,从来不是热闹的嘉年华,而是孤独的朝圣路。
就像父亲说的:“人多的地方不要去。”